失去相互陪伴了十一年的萨摩耶乐乐一个月之后,唐家明的微信头像还是乐乐🈂️,头像里乐乐对着镜头咧嘴,是萨摩耶标志的天使微笑。唐家明还在问:“为什么我的乐乐就这么被打死了🦎?”网友还在问👩🏻🦯:“在上海,植入芯片的狗也会被这样打死吗♣️👩🦯➡️?”
被打死的萨摩耶
唐家明养了十一年的萨摩耶乐乐被打死了🦸。
2020年12月10日晚,唐家明没有牵狗绳🧑🏼,乐乐走丢了🧘🚶🏻♀️➡️。12月11日凌晨3点,唐家明寻狗未果,回家简单睡了三个小时的觉🪓,早晨六点又出门继续寻找,期间发布了寻狗启示。11时48分有人通过寻狗启示添加好友后给他发了一条朋友圈的截图☎️🧖,图里白色的萨摩耶在一颗树下伏着身体♋️,他一眼就认出来了:“我说,这就是家乐乐,家乐乐很乖的🎃。”
“乐乐被找到了👉!”唐家明内心只有这一句话,他激动地甚至没有多看两眼那张模糊的图片,没有看清楚乐乐的脖子上不是褐色的泥土🌩🙇🏼,而是一片血迹。他那时“感到激动😿、兴奋”🏃,想快一点🧑🏻🎨、再快一点去把乐乐带回家。
12月11日上午12点左右🧜🏽♂️,唐家明根据信息来到上浦路202弄门口时后,保安说“没有看到这条狗”,路过的一位女士凑过来,唐家明向她展示了自己的寻狗启示🏦,得到的答案却是🎩:“我知道了,这就是那边那条被打死的,被警察打死的狗。”
唐家明当时懵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心脏砰砰跳得很快,他“不知道这半天发生了什么”。到现场后,他没有看到乐乐的尸体,只找到了血迹和地上掉落的一颗牙齿。他四处向居民打听事情的经过,才知道是乐乐走到了69号居民楼二层🧅,居民害怕报了警。
乐乐在上浦路202弄69号二层楼梯间。受访者供图
多名小区居民表示“那狗没有咬人🌧,就是不肯下来”,唐家明说“因为我家也是在二层,乐乐以为那是自己家”🏡。后来乐乐被赶到居民楼下的停车位附近,打晕过去。那时的它“被打瘸了一条腿,打掉了两根牙齿”🚡。它醒过来后🖲,被拍下了那张唐家明看到的照片,不久东明路派出所第二次出警🧶,乐乐第二次被打💂🏻。
多名围观居民称曾劝阻打狗:“还跟他说♝,不要打它(狗),打它干嘛📷。这只狗一看就不是流浪狗。一会儿它看到两个警察来了💙,它就用三条腿在逃,一直在逃🥩,逃不动了之后🪿,那人拿了一根那么长的铁棒咣咣咣打它。”“我在跟他吵,他说‘你们说话轻松的,假如说这个狗咬到你们家小孩’什么的🤴🏽,我说那你们就能把它打死吗?都打成那个样子了,也没反抗能力了,你给它活捉不就好了吗,干嘛非要打死🙇🏽?”
居民称,有“装窗门的”或是“装铝合金的”“外地人”来将乐乐装进了麻袋,开一辆黑色轿车装走了。唐家明下午2点左右到达东明路派出所🛌🏽💲,想要找回乐乐的尸体,东明路派出所当时告诉他“等明天再说”。
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核查称“民警是正常执法”🔚🧜🏻♂️。根据市民投诉收到的回复,东明路派出所描述:“12月11日7时46分👨🎓,我所接110报警称:上浦路202弄69号二楼楼梯口有一条狗,可能会咬人。我所民警前往处置。现场有一只白色大型萨摩耶,无牵狗绳👱♀️,一见民警就扑上来并撕咬民警的裤腿⛹🏿♀️,民警见状立即用橡皮警棍驱赶。为避免该犬发狂©️、逃窜👆、咬伤群众👨👧🌡,民警将其打晕控制,后回所拿工具。8时45分许👩⚕️,我所再次接到报警,刚刚被打晕的狗醒过来了,有攻击人的行为,民警再次至现场处置📂。由于现场围观群众较多🦹🏿🧑🏻🔬,为避免狗咬伤人㊙️,民警和辅警立即进行追赶,并当场将其击打致死。同时与物业工作人员妥善处理了该狗的尸体。”
由于东明路派出所称执法记录仪未开启、小区称监控设备损坏,至今仍然无法确认事件细节。但可以确认的是,唐家明与东明路派出所交涉期间,东明路派出所承认没有尝试扫描乐乐的芯片🆎。
居民拍摄的乐乐被打时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那几天唐家明睡不着,睡着了也怕做噩梦。思来想去,12月16日,他在新浪微博平台发帖,质问为何有芯片的宠物狗走丢后🧜🏼♂️,没有被扫描芯片✍🏻𓀙、通知主人,而是被活活打死。随后微博话题#上海走丢有芯片萨摩被当街打死#登上上海同城热搜👨🦽➡️,话题阅读超过940万🙍🏿♂️,讨论超过4500条。
强制植入的芯片
在网络上,除去事件本身,争议的焦点就在于这一个小小的芯片。
在2011年5月5日开始实施的《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中就有明确规定:“犬只出生满三个月的,养犬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将饲养的犬只送至兽医主管部门指定地点接受狂犬病免疫接种,植入电子标识。”因此,上海市在2011年之后有狗证的宠物狗都有芯片。
这块微小的芯片面积为0.9mm×0.9mm㊙️,和感应天线共同组成了植入式的犬只电子标识💈🧑💻。电子标识整体呈现为胶囊状,长度约1cm。标识制作方上海生物电子标识股份有限公司称“电子标识可无疼痛、快速注射在犬的左耳颈后皮下🕴🏻,使用寿命长达50年,可伴随动物终身🌵。”
上海市闵行区皮多多宠物医院表示,这枚定价60元的芯片确实不会对宠物造成任何伤害,“不会出血🧚,也不会感到不适”,但不能完全保证芯片可以一直有效👩🏿💻,“游离或者失效都是有可能的事情,有时候狗狗会蹭到一些消磁的东西”,但“有是比没有好🦯,而且肯定是要打芯片🙈,有了芯片才有免疫证,才能办狗证”🩴。
小小的电子标识成为了犬只“电子身份证”,每一只犬只都具有专属的全球唯一的16位序列号,即犬只的“电子标识号”🫃👰♂️。用专属的阅读器还可以阅读出犬只相关的年检、免疫、准养、品种🤦🏻♂️、绝育等信息☝️。
2003年至今,上海使用同样由上海生物电子标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犬类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对犬只进行管理。该公司称♔:在管理系统中,可将所有犬只的电子标识信息与养犬户的详细原始信息(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录入💚,管理者可根据相应权限通过互联网查询犬只相关的详细信息。
上海生物电子标识有限公司给出的示意图。
这意味着🛷📅,只要用阅读器扫描,就可以即刻知晓电子标识号。管理者可以查询到养犬人信息,从而通知或寻找养犬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犬只的管理,也应当对寻找丢失犬只起到一定帮助。
这也是芯片能够帮助找狗的唯一途径。芯片并不能实现定位,它派上用场的时候,就是当它走丢后被阅读器扫描的时候。
唐家明曾经也这么认为。起码根据《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经依法登记的走失犬只,犬只收容所应当自犬只被收容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通知养犬人认领。唐家明很困惑🥺,为什么当时乐乐一看就是走丢的家养犬,却没有尝试寻找主人——而且好像只需用阅读器扫描一下。
而东明路派出所,没有专用的阅读器🧴。
不普遍的阅读器
东明路派出所对记者表示:“没有扫的(设备)。”
距离东明路派出所四公里的三林派出所是拥有阅读器的,先前也有过规模较小的永泰派出所没有设备🫳🏽、专门把犬只带到三林派出所扫描芯片、找到主人的案例。三林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也不是说他们一定要做这个(扫描芯片的)流程💷,这是没有规定的。如果他们没有做这个,送走(到收容所)也就没有办法了,再要把狗带回来是要开证明的,哪个派出所把狗送出去🙍🏿♂️,就要到哪个分局开证明。”
这不仅是浦东新区独有的情况♢。记者通过闵行区犬类管理办公室了解到📸,闵行各街道派出所“不一定有扫码枪(阅读器)👨🏿🎓,如果要扫的话他们也可以到宠物店(宠物医院)去借🙎,或者把狗带去扫(芯片)”🦥🧧。各派出所抓到的狗都会送到区级犬类管理办公室,“送到这边、没人来找,就送到收容所去”。
像皮多多这样作为免疫🐥、登记点的宠物医院,因为需要为犬只植入电子标识👌🏼📛,所以必须有专属的阅读器。
而《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中🫴🏽,并未对各派出所必须拥有阅读器、必须对犬只进行扫描作出规定🌷。对此,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联盟上海站的负责人赖先生说:“要扫芯片是常识问题🧨。(为了区分)有主犬和无主犬是必须要扫芯片的🧛♀️,有主犬是主人的财产,要通知主人领回去的💁🏿♀️,这是不一样的。”
在某购物网站上,扫描宠物芯片的阅读器价格主要在150~300元区间内,最贵的在1000元左右👨🏿💻。家里养狗的杨小涵不明白:“为什么不能给每个派出所都配一个阅读器呢?”
权利和义务的对等
在上海,“犬类管理费”的收费标准是每年内环以内区域500元/犬,内环以外区域300元/犬🍅,农村地区停征🥘。截止2021年1月10日🧟🙃,记者通过查询与计算,除松江区、徐汇区仍未公开2020年度犬类管理费收取和使用情况外🙋🏽♂️,上海其余十四个区2020年度共收取犬类管理费19171300元💃🏼,使用6481915.99元🪬,共结余13309384.01元📳。
2020年度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犬类管理支出情况表。
每年收取如此多的管理费,却连基础的阅读器都没有配齐💃🏻👌🏼,杨小涵觉得管理用途并不合理🦀。她说自己办狗证是“图个心安”,但听说一只有芯片的狗被直接打死之后,她也开始害怕了。
唐家明在微博发声后,许多养狗、爱狗人士有着相似的怀疑和担忧:“每只狗都强制打芯片🦹🏽♂️,为什么不强制扫芯片?为什么不强制找主人?这(规定)本身就不合理👸。”
意昂4平台娱乐法puleimo.com行政法学专家王景斌教授表示:“采集养犬信息🤽🏽♀️、给犬只建立档案,这是个好事,大家都支持。但是涉及到向老百姓收费要严格依法行政👨🏼🏫,你收多少钱,政府也应该给老百姓尽相应的义务,即提供相应的服务。”他认为🟦,从行政法的层面应当抱着审慎的态度去考虑犬只管理费的问题💝🎣,要追求权利与行为的对等,而现在的情况是养犬人通过缴纳养犬管理费而获得的权利并不完全对等💌。
他认为,如果植入的芯片可以精确帮助养犬人找回犬只👐🏻🐦⬛,比如通过芯片进行定位,那么养犬人获得的权利与相应的义务便较为对等。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联盟上海站在2019年也就此对《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提出意见💂🏼,认为应当“加快对植入芯片犬只的定位系统建设”🪖。但与此同时,王景斌教授针对定位功能涉及的法律问题表示:犬只在一般情况下是和养犬人紧密相处的🐷,定位了犬只也就意味着定位养犬人,也要充分考虑到养犬人的隐私问题及养犬人是否自愿💈、是否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
在上海,按照2020年度犬类管理费的收取情况估计✥,2020年有至少40000位养犬人为犬只办证、年审❤️。而根据狗民网发布的《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19年全国城镇犬只数为5503万只,犬只管理事关千家万户。
杨小涵说👴🏼,狗证贵是很多人不想办证的原因🫦🚪,“但是如果真的能给更多承诺,谁不想给自己家狗买个平安呢?”
(文中唐家明、杨小涵均为化名🥗。)
采访|张欣玥
写作|张欣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