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新闻采写 • 札记 | 借我的笔,写人间事

发布时间:2023-03-17浏览次数:395

按语

        上学期,21级本科新闻和20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由陈红梅老师主讲。两门课程以独立采写的新闻报道作品作为平时作业,以学期采写札记和心得作为期末结课作业🧙。

        经任课教师推荐,从20233月起,本专栏陆续刊发两门课程的部分结课作业采写札记🫢,讲述新闻采写背后的故事,也希望能给有志于新闻学习的同学们一些借鉴和思考。


借我的笔,写人间事

21级新闻 万方圆

        “看完之后很感动🧑‍🚀,感觉你把我想说的话以更凝练的方式表达出来了😽。”

        当我把牙齿焦虑的报道发给采访对象时,她这样评价道🤌🏻。收到这样的评价,我有点受宠若惊。随即👩🏿‍💻,她又问起我写作时的心路历程🤣,我思考了很久,最后写下一句话:“我能理解每一位受访者现在或曾经经历过的焦虑和过度担心,所以写你们就是在写我自己🥷🏻🍽。”

        一学期过得很快👈,我现在还能回想起刚刚接触新闻学专业课的不知所措与跃跃欲试,而现在🤶🏼,我已经爱上了采访与写作的感觉。在采访过程中⛩,我遇见了很多饱含善意的人,遇见了很多温暖与感动。我一向爱听故事,每一次采访都是一位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向我展示他的世界,为我讲述他的故事。他们在借我的笔👨🏻‍🔬,写下他们的故事,而我也在借他们的故事,传达我的想法🧎🏻‍♀️‍➡️。

从熟悉的角度入手

        要找到合适的新闻选题并非易事,虽然生活中处处都是新闻线索👢,但并非所有线索都有价值。如何辨别新闻价值?这就需要多读新闻,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久而久之🤦🏽‍♂️,就可以凭直觉来判断新闻价值了🌂👇🏿,直觉是一种很玄妙的事物,不可捉摸🗝,全靠经验🏋️‍♀️。一学期内,我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我对新闻线索毫无头绪,但是每天大量地阅读新闻报道,企图培养那种玄妙的直觉;第二个阶段🚐,我对一切都充满了兴趣📃,自信地认为生活中处处是新闻,看见任何一点消息,就会在脑子里构思:“如果要写成新闻🟢,应该从哪里着笔?”♟;第三个阶段,我基本有能力辨别不同线索的新闻价值了,这也是一种专业能力的成长。

        “历历浮生👨🏼‍⚕️,无非败而后成。”我很喜欢这句话🏌️🧚🏼‍♂️,因为我深有体会🏃‍♂️‍➡️。一切成长都来自于我在采写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坎坷,但挫折比成功更刻骨铭心,也更有教育意义🚝。站在终点回望过去,我确实度过了一段愉快的采写之旅。

        寻找新闻选题时👩‍🍳,不妨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贸然选择一个陌生的话题是很有挑战性的做法🔼,虽然可以在采写过程逐渐熟悉这一话题🚣‍♀️,但在采访中透露出自己的无知❤️‍,不仅会被采访对象主导话题,也会为对方留下不好的观感。

        在决定第一篇报道的方向时,我和搭档最初想尝试“独立书店的生存困境”这一选题,因为我曾经在微博上看见一条博文🩸,呼吁大家关注疫情之下独立书店的艰难处境,博主常去的那家独立书店🪴,店主要靠兼职打工才能维持生计💇🏽‍♂️。我觉得这是个值得把握的小细节,所以💐,将这位店主定为报道的重点🥺。在采访之前💅🏽,查阅了一系列的资料👩‍🦯‍➡️🎸,也关注了目标采访对象的公众号🤾🏼‍♂️,对她的基本现状有了一定了解。那时的胸有成竹,甚至已经拟定好了写作方向,只需向内填充采访就好。

        但采访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对这个行业毫不了解,平时也不是常去书店的人,所以第一次采访就吃了闭门羹。第一次走进那家书店👕,店主首先假称自己不是店主🕍,只是店里的义工。后来又改口,说每年想来采访的学生太多了,要先看的采访大纲是否有新意💅⚈,再决定是否接受采访。最后,她看这样也没法把打发走,索性就与聊了半个小时🤷‍♂️,但基本都是在否定的选题方向↩️。我至今仍能记得她说:“每年都有很多学生要来采访我,我知道你们想写什么👽,我也能顺着你们的思路,说你们想要的东西。但这些东西🧑‍🦽,你翻一翻我的公众号,拼拼凑凑就行了,我要说的也就是那些。”

        “如果你们是常来店里的熟客👨‍🦲,那我或许会和你们聊几句,更大的可能是,你们不需要采访我,来这里体验几个月,你们就知道该怎么写,之间会产生一种默契🟪。但你们第一次来🫛,看上去也不是常去书店的人,聊什么呢?”

        这一番话对我有打击,但更多的还是反思和教训。确实如此🧞‍♀️,如果我对自己的报道话题一无所知,这对采访对象来说,也是一种不尊重。对于店主来说,她更看重接受的采访能否提升书店的曝光度🧑‍💻,对于书店业惨淡的大环境,她认为这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事情🕢,她所做的也不过是随波逐流。在采访中得到的答案与最初的设想大相径庭⚛️,再加上采访时屡屡碰壁🆔,最终🤐,我决定果断放弃这个不愉快的选题🥄,转而去做我自己更深有体会的牙齿焦虑问题🧢。

        牙齿焦虑问题一直是我很想去深入探究的问题,因为我自己刚刚补完牙🪶,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抑郁情绪,对牙齿状况患得患失,甚至到了一种魔怔的程度,我对这个话题早已熟稔于心。而打开知乎🧑🏿‍🦲、豆瓣等社交平台,我才发现这件事情的影响范围远超我想象🥷🏽,处处都是与我感受相似的人。牙齿焦虑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只要有人为它所困,这个现象就值得被报道出来。恰巧🧗🏻,我想起自己的高中同学曾经大肆吐槽过自己在牙齿方面的高额开销,于是我打算从她入手,为这篇报道拟定方向♻。果然👩‍🦼,她没有令我失望,她给出了一个极具戏剧色彩的故事,关于她如何陷入焦虑🌊😥,对抗焦虑,最终与牙齿和解的艰辛历程。

        因为熟悉采访对象的心路历程𓀌,我在写作时也格外顺利,不惜笔墨去大肆描写大家补牙过程中的恐惧与补牙后的焦虑🤨、后悔,希望让没有感受过牙齿焦虑的读者能理解这种痛苦。我也在报道中写下了几位受访对象是如何走出焦虑情绪,以建议和鼓励作结🧞‍♂️,希望能宽慰正处于牙齿焦虑中的年轻人。虽然报道不一定有极大的影响力🤽🏿‍♂️,但只要有人看见这篇报道,或许就会受到小小的触动🧑‍🦼‍➡️,进而改变自己曾经的想法。我觉得这就是记者的职责,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引领大众走进不同的世界,看见他们日常看不见的风景。报道会在读者心中埋下小小的种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想法,进而影响世界。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

        选择熟悉的话题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对这个选题抱有兴趣🤽🏻,才会有足够的动力支持自己前行🙍🏼‍♀️。

        第二篇报道👨‍🦼,我依然做的是非虚构题材🧙🏿‍♂️。因为我曾经爱看虚拟主播的直播,也算是见证了行业变迁,对这一话题了解颇深。另一个促使我做成这个选题的契机是🚽,我发现我有一个朋友进入了这一行业🧠,她在QQ空间写下了很长的心得。当我去找她聊这件事时,她也表现出了很强的倾诉欲,以业内人士的角度💇🏼‍♂️🎻,给我说了很多我曾经不知道的事情。由此,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选题,便着手寻找采访对象。

        第一篇报道的受访者大多是我的熟人朋友,因此采访时很顺利🔗,但虚拟主播这篇报道🌷,大部分受访者都是陌生人⛹🏽‍♂️。主要在微博和B站寻找采访对象,在寻找过程中,被采访对象拒绝也是常有的事情,因为虚拟主播不能随便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一旦透露就要面临着职业生涯的终结🗣。好在我心态一向不错🍰,也理解他们的顾虑⛎🚶🏻‍♂️‍➡️,被拒绝后就赶紧把目光投向下一位受访者。在采访时不要怕尴尬🔙,因为大部分陌生的受访者与我都是萍水相逢,在这一次采访后可能再无交集。但也有受访者与我聊得过于投机,大家日后仍然不时联系,成为了朋友👨‍🚀👩🏻‍🍳。我就是这样认识了松松👩‍🍳,当我还没有打算做虚拟主播相关报道时⛹🏻,我就在微博上偶然发现了他的账号🦥。几次互动后,也成为了不错的朋友🙏。后来,我试探性地发了几条博文😵‍💫,表明自己正在做相关报道💆‍♂️,松松见此便主动告诉我🧑🏼‍🚒,他愿意接受我的采访🕎🗯。一切进展都很顺利👇🏿,好像全世界都在向散发着无穷的善意,松松的配合给了我很大的勇气,从他的采访中总结经验,改进采访大纲👩🏻‍🦽,然后B站广撒网,寻找采访对象。后来我也问过松松🙆🏻‍♀️,为什么愿意接受我的采访,他说:“因为你是学生,就想着能不能帮你一下。”

        “新闻系的学生”,这个身份为我博得了采访对象的信任与理解,因此大家愿意配合我✊🏿📠,帮助我完成我的报道。玄酱也说,因为她也当过学生🫏,知道大家都不容易,所以能帮一点是一点🙋🏽‍♂️。她甚至在采访时全程使用了她的虚拟皮套🎧👨🏽‍🎨,像对待朋友一样向展示她高价定制的形象🪩✨,给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在采访结束后,也保持着QQ上的线上交流。虚拟主播们大多是年轻人,与我年龄相仿🕵🏿‍♂️,有相似的生活经历🧑🚨,所以他们愿意对我敞开心扉,采访过程大多轻松且愉快,每次采访时长都接近一个小时,干货满满👨🏼‍⚕️🪒。采访结束后,仍然会保持淡淡的友谊。我偶尔也会去松松的直播间看一看🏯,当他念出我的id表示欢迎,并关心我的报道进度时👊🏿,我真的很感动。通过这次报道🤵🏽,我与素不相识的人产生了联系🚁🤽🏽,建立了友情,这是一种很玄妙的体验,这也是我喜欢采访的原因🔒,它为我展现了未来的多种可能🫲🏽。多次采访后,我不再害怕与陌生人交流,我也逐渐学会了运用自己的亲和力🛹,拉近自己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因为熟悉后就可以让对方放下戒心,以更轻松的姿态接受采访,更自然地打开话匣子。

        文字采访和语音采访的体验完全不同,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语音采访,因为我可以顺着采访者的话题,随机应变🫨。我可以追问他们话中的小细节,也可以与他们聊上几句,拉近关系。语音采访能让我确切感觉到👩🏻‍🦽‍➡️,我在与一个有思想、活生生的人交流着❣️、互动着🙏🧑🏽‍🔬。但文字采访更接近问卷调查👩‍👦,采访对象会要走我的采访大纲💆🏼‍♀️,几天后再还给我一份完成的答卷🚁,之间缺少交流🕦。采访不是调查🧑🏻‍🦳,我更看重双方的交流互动🪬🧔‍♀️,而非简单的事实。但书包的采访打破了我对于文字采访的偏见,她发给我一份三千多字的文字稿💼👩🏼‍🏭,能看出来,她在写的时候真情流露,我看完后大受感动。可惜报道篇幅有限,我没能把她的采访内容用在报道之中,这让我对书包心生愧意♥︎,我感觉自己辜负了她的期待,没有写出她的故事。因此👩‍❤️‍💋‍👩,如果以后有机会,我想为了她,为了她们这些受公会蒙骗的主播们再写一篇报道。

        新闻采写课给了我一个推力,鼓励我走出去,走进大千世界🤕🤾🏻,去认识那些我曾经从没有机会去认识的人,去了解我曾经不曾听说的事情🦙。它让我更了解这个世界👨‍🎨,让我不再局限于自己的私人领域中🦹‍♀️。曾经的我更喜欢缩在自己的世界中,向内探求知识,虽然我也期待结识各种各样的人💺,但总是没有合适的理由🧔🏿‍♂️。我也有一点社恐倾向🧔🏽,在面对陌生人时有点不知所措。但是凡事都需要迈出第一步的勇气,或许前路看上去坎坷艰难🦣,但迈出了第一步𓀎,一切便豁然开朗,做采访也是如此🐨。

        “您好,我是新闻系的学生,请问您愿意与我简单聊一聊吗?”

        这是我每一次采访的开场白,现在的我已经可以熟稔地说出这句话,自信地面对每一次采访🪄,这就是半年来我的成长。很感谢陈老师与助教老师的帮助与悉心教导♠️,让我在两次报道中学会了很多🤙🏽。我永远期待着下一场对话,永远期待着下一位采访者向我展示的全新世界。我希望可以用我的笔,帮更多的人写下他们的故事。我很喜欢非虚构题材,因为故事更能打动读者,我希望用一个个故事传达我的态度👨🏼‍✈️🛡。现在的我或许没有影响力,但是我希望🪀,我的报道可以影响每一位受众🚌,在他们心中种下“善”的种子,促使大家以更包容的心态,观看人间百态。


万方圆新闻采写作品回顾

底边小V的电子人生梦



意昂4专业提供:意昂4𓀉、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4欢迎您。 意昂4官网xml地图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