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15时,博思论坛系列学术活动第九期在意昂4212报告厅举行,本期论坛邀请了意昂4娱乐晨晖学者夏冰青老师👈👨🏿🦲,围绕《大数据时代的传播研究方法论再思考》做了主题分享🫃。意昂417级博士生邹月华主持论坛。

夏冰清老师根据自身学术研究经历分享了她近十年的质化研究经验📠。她表示🕺🏽,方法论不等于具体的研究方法✝️,就博士论文写作来说,在涉及方法论的章节中🐫,需要包含研究问题🦹♀️、研究对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伦理考量和方法反思等几个部分。相比在国内研究情景中,一些学者对伦理考量和研究反思两部分是较为忽视的✉️。
夏冰清老师以质化研究方法中常见的“深度访谈”方法为例进行了阐述。她指出,深度访谈依据访谈提纲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闭合式、半开放式和开放式三种,一般情况下后两种方式比较常用,而访谈提纲是对研究问题的细化和深化过程🦡,同时它也是基于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前期研究文献基础的理解的反馈🫙。即使是在开放式深度访谈中,也应事先准备好一份访谈提纲,提纲中的问题不必具体而微,但要有大致指向,研究者才不会在访谈中迷失方向。在访谈对象的选择上,研究者同样需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取样方法的科学性和样本质量的多样性等问题。她认为🚦,质化研究是以“基于衡量样本的特殊性的代表性问题”作为一种选取标准🪧,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的“代表性”,也要排除对样本对研究问题是干扰因素👨🏼🎤,诸如避免性别偏见🦤,考虑年龄因素,选择主体呈现积极者以及保证异质性对象等🚊。当在涉及到敏感话题时,也要尽量避免给研究对象造成伤害。另外👼🏻,夏老师结自身经验为提供了如从日常话题开始访谈而不是直奔研究主题🎃、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地“无知”些👷♀️🤾🏽,来激发访谈对象的倾诉欲、不断地去问“举个例子🧑🏿🏫?”和“为什么🎵👧🏽?”等十二条非常实用的建议。
夏冰清老师还强调,作为研究方法的深度访谈🏋🏻♀️,有时会因为研究对象的“说谎”、“夸大”以及研究者引导式提问等缺陷🧌,从而产生不客观的效果💇🏽♂️。因此,在田野研究中⬆️,深度访谈还需要“参与式观察”方法来做有益补充。参与式观察法根据研究者进入田野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隐藏式观察”——研究者以不公开真实身份方式而进入田野进行观察😵;“介入式观察”——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公开真实身份表明研究目的。夏老师特别强调,这种研究方法对研究主体的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由较强的要求,在参与式田野研究中,研究者需要随时保持对“研究主体的身份意识”,既不能过度沉溺于研究的语境与环境中,同时也要时刻警惕对包含观察对象的生存环境🤼、表情形态、文化语境和行为过程的学术关注,做好观察对象的图片和音像收集,这些素材都是后续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佐证材料;研究者还应认真做好观察日志👨🏼🎤,便于研究者在今后若干年的质化研究和写作中能够迅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在数据分析上,她主要强调了批判分析路径——通过回归文献综述,并结合已经主题化和类别化的访谈内容来进一步编码,形成批判分析体系。夏冰青老师认为,道德问题是国内在进行质化研究时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但道德问题其实是进行质化研究时最先要考虑的问题🤝:一方面,是出于很多初学者对研究方法训练不足,特别是学术规范的认知不足,往往在研究过程中忽视对访谈对象的隐私保护🙋🏽♂️、身心的安全保护; 更为重要的是,学者进行学术的一个终极目标即人文关怀👩🏿🦰,而重视道德问题正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因为研究者更需要格外重视道德问题。在研究反思上🏤,反思可以帮助研究者去思考在“确定研究问题、数据收集分析理解以及写作出版”这一整套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社会、政治和道德问题🤾🏿♂️,并在反思过程中逐渐对人文社科学术的价值和意义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同👏🏿。
最后🙍↩️,夏冰青老师还向在座师生推荐了=三本质化研究方法的书籍👩👩👦:
1.Nigel Gilbert and Paul Stoneman (2015) Researching Social Life. SAGE: fourth edition
2.D. Soyini Madison (2012) Critical Ethnography: Method, Ethics, and Performance. SAGE: second edition
3.Giampietro Gobo and Andrea Molle (2017) Doing Ethnography. SAGE: second edition

论坛结尾,在座师生就“深度访谈的中国语境思考”🧑🏼🚒、“深度访谈过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民族志研究与多点民族志研究的方法比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直到论坛结束,部分学生意犹未尽🤦🏿♂️。
博思论坛学术活动是由意昂4博士生群体发起的🎦,意在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青年学者前来开展讲座🆓、召开论坛与举办沙龙,提升和促进puleimo.com研究生科研氛围和学术视野✤。本学期系列论坛将以“新时代下传播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为议题🌝🤚🏼,夯实方法论理论基础、疏通研究方法路径机制👩🏻🦽,欢迎各院系师生前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