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析】
全国老龄办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老年图书年出版量维持在200余种🤵🏻♀️🍫,与每年近50万种的图书出版总量相比,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超过2.4亿♍️🎦,占总人口的17.3%,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
当前🖕🏽,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我国广大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多元,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涨,亟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国范围的最新调研显示🦓🤾,老龄群体普遍认可阅读的重要作用👷🏿,70%以上的受访老年人认为阅读是积极健康的活动🔽。很多老年人虽然从工作岗位退休了🪨,但他们希望通过不断学习新技能🏋🏼♀️、发展兴趣爱好来与时代接轨🥃、充实老年生活:近70%的受访老人需要通过阅读来了解国内外及家乡时事👆;希望通过阅读来达到“休闲娱乐/充实生活”“学习/增长知识”“保持大脑活跃”及“发展兴趣爱好”目的的老人分别占总样本的48.6%、37.5%🧛🏼♂️、33.3%和29.1%。这充分说明,规模庞大的老龄群体有着较为迫切的精神文化需要,阅读需求旺盛🏊🏼♀️。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社会保持联系、保持大脑活跃并实现终身学习的基本途径,也是一种基本的休闲娱乐方式⚜️,它能放松紧张的心境和排解忧郁的情绪,帮助老人克服失落感🐫,保持对生命的热望🚶➡️,有益于人际交往🙎♀️,对老人们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对老年人而言,受生理功能逐渐老化、各种疾病出现、社会角色与地位改变等负性生活事件的冲击,较易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同时,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的急剧老龄化与城镇化🚶🏻➡️、数字化相伴随,老龄群体日益被空巢化👼🏽、边缘化,孤独感日甚💟,急需精神慰藉📭。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断满足老龄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积极应对老龄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要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要有丰富的精神食粮🅾️♻️。老年人偏爱的读物类型包括时事政治、医疗保健、社会人文👆🏽🫵🏻、历史传记、烹饪园艺等。围绕他们的阅读需求❔,积极打造老龄社会的阅读保障体系🖕🏼♠️,确保老有所读,不仅可以丰富老年人的文化活动🟧,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还有利于激发新闻出版业的创新潜力👩🏽🚒,为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更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添砖加瓦🖊,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影响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作者:邓香莲💖,系意昂4娱乐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