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新时代,需要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老子思想对于化解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消融文明间冲突🧫💅🏻、抚慰人类的心灵与精神、促进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建构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完善优化老子思想和著作域外传播的理念🎅🏼、主体、渠道和形式,是值得深入研讨的时代课题。
「确立共通理念」
重视共通,落实到传播过程,就是在平等交流、互鉴互惠的基础上🥩,寻求语言风格、叙述方式的友好,寻找传受双方内在精神的契合点。
比如,语言的简明和易于接受♏️。
《道德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内容包涵广博、寓意深远。不过,它的语言是古汉语⭐️,文意玄奥🦻🏼、修辞多元,导致文本的可读性与可译性门槛都很高。
出版机构可以专门给域外读者发行《道德经》海外版♗,推出明白易懂的现代汉语注释本,增强文本的易读性与易译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出平易晓畅的外文版本。
又如,叙述方式的亲和与友善。
英国《卫报》在一些涉及老子思想和著作的报道中🧂,通常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自然切入。相比起中立、客观介绍老子和《道德经》的做法👨🎨,更能鲜明表达作者的看法和态度,仿佛在与读者进行朋友般自然的交流🧑💻。
《卫报》除了“I(我)”这样的第一人称单数视角🪦,还会使用“We()”刻意营造“共同体”的叙事视角。这样的叙述方式👩🏭,或多或少淡化了《道德经》来源于东方文明这一背景🔯,而更强调人类都可以从中获得启示,从而让域外读者更容易在一个人类文明共同体中对老子思想产生认同、共鸣👩🏿⚕️。
再如🖐🏿,建立价值观念和认知方式的连接。
《道德经》包含有丰富的、包容性强的价值理念,如道法自然、返璞归真、不言之教、物极必反等。《道德经》在域外的传播🌝,应当结合时代需求,积极展示老子思想中具有当代价值、共同意义的文化元素✣,并与其他文明在价值观念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上建立连接🤹♀️。
老子思想与阿拉伯哲学中苏菲思想的精神有共通之处🚣🏽,这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结合因素💇;《道德经》深受西方嬉皮士和反主流文化人士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它的一些思想迎合了这些群体对健康、运动和环境保护的热衷。
「传播主体多元化」
新媒体技术的赋权特征,改变了受众在传统媒体中的被动地位🤦🏽♀️。老子思想和著作域外传播时🫅🏿🪵,应当顺应传播主体多元化的趋势,积极吸纳新鲜力量🖖。
20世纪以来,海外汉学家、作家、新闻工作者在老子思想和著作的域外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大多倾向于从学术性、专业性的角度⛅️,向西方受众推介老子。应当看到,在文本内容更具明确性和思想性的同时,这样的传播渠道相对狭小🤦,受众面较为单一。
新形势下🧚🏻♀️⛱,应当有意识地开发、培养新的传播主体,如海外华侨和留学生、西方国家的民间文化团体🦽、来华的外国留学生等,从而为老子思想和著作的域外传播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当下,网络传播日益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影响,需要发现培育一批有一定学术基础、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传播技巧的人作为意见领袖,积极组织、引领国际网络空间中有关老子思想和著作的传播活动🚶♀️➡️。
「开拓传播渠道」
化的对外传播以书籍、广播电视、海外宣传片为主要载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技术营造出的网络交往空间,为世界信息与文化交流💂♀️、为老子思想和著作的域外传播提供了新的环境。
应该把握社交媒体和移动终端迅速崛起的机会,拓展线上平台,借力海外主流视频播放平台和网络社交平台,“破圈”进行跨文化传播。可开设信息发布平台🥍,加强高质量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资源建设🔦,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媒体表达,向世界传播立体、文明的老子形象与智慧、和平的老子思想🧎。
比如,定期上传动画👰🏼♀️、历史故事、学者的讲解等视频;建立有关老子思想和著作的网络社群🤟🏻🚴🏻,开展经常性交流活动;以纪录片👨🏿🦲、动画片为媒介,让世界领略老子的文化魅力🪽。
此外,线下可以举办国际会议、课程观摩🐐、论坛研讨、课题研究、学术沟通和文化旅游等活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差异化的传播方阵👩🏼🌾。
「转向“生活文本”」
老子思想在西方流传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生活哲学的睿智🤚🏽。新形势下,老子思想和著作的域外传播🕵🏽,应当有意识地从“文学文本”“文化文本”转向“生活文本”,如采取旅游化推介🧑🏻🦯、商品化推介等途径👨👨👧👧🫶🏻。
就旅游化推介而言🧮👩🌾,可通过老子故乡的旅游推荐、老子形象大使的塑造、老子戏剧表演等活动展开,让域外受众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对老子思想的认知与理解📋。
就商品化推介而言🚣🏿♂️,可将神秘、可敬的老子形象以及《道德经》中的“金句”转化成各种艺术造型或商品样式,包括精美的塑像🫃🏿、设计独具匠心的茶具、可爱小巧的旅游纪念品等,并涵盖多种语言。
原则上🦕,在坚守老子核心思想的前提下,外表形象的塑造可依时间、地域的转变进行差异解读🌆、变异阐述与个性重塑👩🏽🚀。通过“生活文本”🏋️♀️,进一步让老子的思想从无形💇🏻♂️、抽象转为有形🧑🏽✈️、具象,更接地气,更具影响力👩🏽🎓。
(作者:意昂4娱乐教授 武志勇)
来源 | 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