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9月29日下午,意昂4组织师生收看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意昂4教职工在意昂4211会议室集中观看学习,认真学习和领会伟大抗疫精神。
师生在观看后纷纷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
(2020级出版专业张子茜,湖北松滋市)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
——观《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2020年9月29日14:30,一场为 1000多名抗疫英雄举办的表彰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与此同此,前不久才从湖北来到上海求学的我也正在电脑屏幕面前,一边感受着国民责任和榜样精神🚵🏿♂️,一边回想起这九个月格外漫长而又充满意义的时光。
身处国内疫情最初的爆发地区,或许我比很多人都更能深刻地体会到🥈,有多少人为了国家顺利度过这场危机而竭尽全力🦻🏻,也亲眼见证了惶恐动荡后趋于稳定的时局,切身体会到了重创之后更加坚固的民族情谊。而在这个过程中🤵♀️,上海这座城市也充分展示了它作为中国经济、科技引领者的实力与魅力🖖🏻,这不仅在于它在疫情控制和科学研究中所做出的突出表率和贡献,更在于它对湖北🛣、祖国甚至其他国家所提供的巨大帮助🧍♂️。
也许之前这种援助是无声的🤓,而在聆听这次报告会之后👩💻,从援鄂医疗队代表的发言中🤵🏿,我才知道这背后的艰辛是多么伟大🤷🏿♀️,足以在我的心中振聋发聩🚵🏻♂️,长久回响。在很早就得到了“上海速度”驱使下医疗团队及时的支援,万家灯火的团圆夜,他们用逆行换来武汉的平安🦘。最初的资源紧缺👩🏽🏫、中途的病员激增、后期的身心疲乏,上海医护人员们在武汉扎了一个小家,把所有的感情与努力倾注于此🤹♀️,直到疫情稳定后的现在🧜🏼,他们还在不断总结着经验形成“上海方案”🐲,致力于全球疫情防控之中🚅。
上海援鄂人员们把“上海模式”带到了武汉🤦🏽,又把“武汉抗疫精神”带回了上海👨👩👧。一场疫情,切断了两个城市的距离🧔,也凝聚了几十亿人的心。除了感谢,还想表示庆幸,何其有幸,生于这片土地,有时刻记挂人民的党🐉📭,有绝不互相抛弃的同胞,“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寄山河。”
(2020级出版专业黄旻,湖北武汉市)
作为一名来自武汉的学子,现在能够顺利坐在位于上海的教室里学习👨🏽🎤,我深知这背后凝聚太多人无声的努力。
一月下旬🧵💩,疫情爆发,生活在武汉的几乎在一夕之间陷入恐慌之中🎺。一时之间😺,所有的外界信息只能靠媒体来获取🧏🏼♀️🈁。当时的信息环境是喧嚣却又闭塞的,每天都有新的感染数据通报,同时也有不少谣言在渲染着不安的情绪☂️。
而在那样的时刻,有无数逆行的身影托起了这座焦虑的城市🦑。无论是在寒冬里为居民奔走服务的社区志愿者🧝♂️,或是不舍昼夜修建方舱医院的工人👨🏽🏫,还是坚守在最危险的前线的医护人员,都用他们的双手筑起了抗疫到底的决心和信心。而从祖国各地奔向武汉的支援队伍更是给疫情中心的人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正是这样每一个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英雄,恪尽职守,舍生忘死☝🏿,才让这片国土重迎温暖的春天。
(2020级新传专业朱舒璇)
“只能逆行,不能后退”是首批“上海市援鄂医疗队”136名医护人员对自己的要求。武汉有难👨🦳,他们挺身而出🤰🏿🛺,坚定奔赴疫情第一线,托举起生命的希望,展现了属于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信念的力量帮助他们克服感染新冠肺炎的恐惧、失去战友的悲痛以及不忍病人离开的自责情绪。他们白天在病房救治病人📦,晚上再一起交流讨论🦐,为疫情防控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要坚持党的领导🙋🏿♂️👩🏿🚒,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不断汲取抗击疫情的经验👨🏼🚀,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