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新闻采写 | 上海老年助餐服务初见成效,多样化需求尚需平衡

发布时间:2020-11-19浏览次数:2399

      2020年11月13日🌪👨‍🏭,早晨8🙂‍↔️:40,68岁的林阿婆和往常一样🤦🏿‍♀️,骑车来打虎山路至辽源西路沿街的几家小店买菜,在经过 “康善睦邻小厨”时,花了6元打包了4个肉包准备回家当作早餐。林阿婆独自住在飞虹路723弄🫵🏻,几乎每天中午都会光顾“康善睦邻小厨”,认为这里既便宜又丰盛的菜品不仅比自家做的要实惠得多,还省去了亲自买菜做饭要耗费的精力和体力。

      “康善睦邻小厨”位于杨浦区江浦街道辽源西路107号,是全市老年助餐网络的一个服务站点,依托“康善敬老院”和江浦街道的运营和资助,通过堂食和配送两种方式,着力解决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

杨浦区江浦街道辽源西路107号“康善睦邻小厨”

      2019年6月上海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下发了“关于提升本市老年助餐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 提出大力发展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计划到2022年,全市老年助餐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助餐服务场所数量实现“倍增”,助餐配送体系进一步健全,推进 “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建设🦸🏻。

      近日,记者走访了杨浦区、虹口区和闵行区的多家老年助餐服务点🙂,了解到本市已基本实现16个辖区助餐服务全覆盖。各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助餐服务模式,探索建立了诸如“睦邻小厨”“市民驿站” “邻里中心”等助餐点特色品牌✏️🤸‍♀️。

助餐成各区养老标配,部分整合文娱医疗功能

      10月30日8:20,“康善睦邻小厨”的店长袁师傅和三位厨师正在后厨忙碌,九点半之前❔,80份老人午餐将整整齐齐打包进保温箱🧥,等待配餐员配送🌻🧙‍♂️。袁师傅告诉记者🚴🏼‍♂️,配餐员每天要从江浦街道骑车前往4公里外的四川北路,由于老人中午用餐时间早🪁🧑🏿‍🦲,为了不让距离远的老人等着急,送餐必须提前预留出足够的时间量。按照本月街道报送的老人订餐信息,今天的配送订单为80份👨🏻‍🏭。菜单是清炒菠菜、鸡蛋炒笋和豆干炖肉🧔。袁师傅说👩‍✈️:“每天的配送餐品都是一大荤一小荤加一个素菜🧒🏻🙌🏽,这一餐是12元。”

10月30日8:20左右,厨师在打包配送餐

      “康善睦邻小厨”坐落在辽源西路和打虎山路的片区范围内,周边有1家杂货铺, 1家电动车出售店和3家小型生鲜超市。这里交通不便,最近的公共交通是1000米外控江路上的八号地铁。“康善睦邻小厨” 自2019年6月开业后,便委托“康善养老院”经营,借助“老友记智慧助老服务平台”的互联网技术提供送餐服务。

      “睦邻小厨”是杨浦区民政局2019年发布的老年助餐服务品牌。据江浦街道老龄办负责人汤恒发介绍,杨浦区12个街道从去年开始🚣🏽‍♂️,选择在社区的睦邻中心和敬老院附近建设“睦邻小厨”助餐点,十几块就可以在“睦邻小厨”吃上一顿丰盛的菜品,省去了老人买菜做饭的时间和精力👷🏿‍♀️。

      除了专门提供老年食堂的杨浦助餐模式以外🌬,虹口区和闵行区也根据区域特色,打造了综合型为老服务站和全能型社区活动室🚣🏽‍♂️☹️,让老年人在享受助餐便利的同时,感受社区其他的多样化服务。

      位于虹口区曲阳街道玉田路430号的“市民驿站”里,一到三楼分别是综合事务服务大厅、家庭医生诊所和老年日间照护中心🏫,四楼便是老年助餐点。与江浦街道的“睦邻小厨”助餐点不同🖇,“市民驿站”除了用作社区助老食堂外👨🏼‍🎓,还是居民的多功能活动室👮。10月30日10🧘🏽‍♂️:20🆚𓀗,距离中午开饭还有十分钟🥁,许多老人在这里织毛衣👷🏿、打牌、聊天。正在织毛衣的江阿姨说👨🏼‍🔬,“食堂做准备工作的时候,老人们就可以在这里打打牌、说说话,还可以到二楼、三楼的医疗诊所和照护中心检查一下身体🤷🏿‍♂️🦓,或者去一楼办理社区事务,到饭点了就回到四楼吃饭🩰🤦‍♂️。”

10月30日10:20,老人在虹口区玉田路“市民驿站”助餐点休息

      10月30日13:40,虹口区曲阳街道一位分管社区老龄工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从2007年开始,曲阳街道陆续建立起35个‘市民驿站’作为街道综合为民服务的站点,节省了居民前往不同部门办理事务的时间🏗。为了更好服务老年群体⛄️,虹口区将老年助餐点基本上都设置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市民驿站’里,老人既可以在这里吃到干净的饭菜,也可以随时办理个人事务、开展文娱活动🥬,甚至还能享受常见疾病的医疗照护🎲。”

      “吴泾敬老院邻里中心”助餐点位于闵行区吴泾镇5530弄深处👩🏽‍🏭,是这片老人熟知的“便宜食堂”。在5530弄街边经营着20家小型熟食店和早餐店,以及1家综合型菜场🎿🚶🏻,每到早晨便烟火气十足😧。11月6日9:00,“吴泾敬老院邻里中心”助餐点的周阿姨已经开始在厨房备饭,她告诉记者,在5530弄有一个建成于70年代的 “吴泾新村”小区,其中不乏有年纪大了不方便买菜做饭的老人🚎。“因为老年人起得很早,吃饭也早,所以9🧘🏿‍♂️✵:30就开始营业🤹,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有吃饭难题的老年群体。”

      “吴泾敬老院邻里中心”助餐服务负责人朱伟星介绍到🥙,这个助餐点由旁边的“吴泾敬老院”负责运营👐🏿,而“邻里中心”则是闵行区设置的社区综合服务站的名字。“邻里中心”专门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地,包括理疗室📟、舞蹈室、棋牌室和阅览室多种活动场所,老年助餐点则被包含在“邻里中心”便民体系之中☁️🌕。

11月6日9:13,老人在“吴泾敬老院邻里中心”活动室排练舞蹈

运营点生意冷热差距大,选址或成原因

      68岁的林阿婆在老伴过世后独自住在江浦街道飞虹路,儿女成家后都搬离了杨浦🧖🏿。虽然平时能够坚持下楼买菜,回家烧菜🙆🏼‍♂️,仍然担心到了七八十岁👨🏻‍🦳,腿脚不那么灵便了🎑👩🏽‍🎓,做饭会成为生活的一个障碍。“在家不好烧这么多样菜的呀🌗💅🏽,做了鱼就不能做虾,做了排骨就不能炖鸡🧙,一个人吃要放好几天才能吃完。再说到菜场买半条鱼半块肉人家肯卖吗🏓?” 林阿婆认为街道开办的助餐食堂解决了自己不少吃饭上的问题。

      同样有着相似吃饭难题的还有88岁高龄的杨阿婆。杨阿婆老伴去世得早,现在和唯一的女儿住在附近的辽源二村小区👱🏻‍♀️。随着年纪增大,杨阿婆的身体状态每况愈下🤷🏿‍♂️,不久前还查出患上了心脏疾病🦔,不能过度劳累,每周不得不定时请社区护工上门护理。由于女儿工作很忙🟠,每晚要近八点才到家,有时候女儿一大早就做好一锅菜🔞,自己一吃就是一整天。杨阿婆说,“不要说亲自洗菜做饭☣️,就连吞咽一些干硬的食物都是问题😨。但现在“康善睦邻小厨”开了,离家又很近💚,还为老人提供煮得软烂的稀饭🫲🏼,咽着一点也不费劲。女儿再也不担心我吃不好饭了。”

      让林阿婆和杨阿婆受惠的“康善睦邻小厨”是记者采访中生意兴盛的助餐点之一🐊。11月13日 11🪀:10😵,记者再一次来到“康善睦邻小厨”时,打菜窗口前已经排起长队🧑🏼‍🔧,9个菜品窗口前站满了选菜的老人。不到20分钟🧑🏼‍🤝‍🧑🏼,食堂内十一张桌子已经坐满了用餐的老人🕵🏽。店长袁师傅介绍,周边是大型旧棚户区👶🏽,高龄老人数量多🔝,而“睦邻小厨”助餐点可以说是高龄老人不愿做饭时的最佳选择🍽。“十几块钱就能吃到荤素搭配的干净饭菜,老人都提前来排队,迟一点餐可能都不全了🕵🏻‍♀️。”

11月13日 11👨‍💻:10 ,“康善睦邻小厨”打菜窗口排起长队

      记者注意到,辽源西路和打虎山路一带在东西距离不足千米的范围内🧛🏿‍♀️,便有“辽源一村、辽源二村、辽源三村和辽源四村”四个大型旧式居住区。杨浦区旧改办官网发布的房源数据显示,这四个小区统称“辽源新村”🛀🏽,共1132户,占地20000平方米,均为上世纪50年代的第一批联建公租房🏃🏻‍♀️。记者走访发现,这里平均每10户人家就会有2户纯老家庭。

      虹口玉田路430号“市民驿站”助餐点同样地处典型的居民生活区🌇,毗邻两个房龄长达30年的旧小区——东体小区和西南小区🍽,人口高龄化明显。10月30日10:30🚶‍♀️‍➡️🤘🏼,食堂的顾客陆续多了起来,不到15分钟,20张四人方桌便坐满了9张👨🏻‍🎤。每天都会光顾“市民驿站”老年助餐点的陆爷爷在打饭时告诉记者,“这里已经开了十多年,每天前来就餐或者打包带走的老年人还是很多,基本每天座位都会坐满👩🏽‍⚖️。”

10月30日10🖕👃:50🧗🏼‍♀️,虹口区玉田路430号“市民驿站”中老人正在用餐

      闵行“吴泾敬老院邻里中心”助餐点也吸引了大量老年顾客。  11月6日9➝:20,还不到营业时间🎵🧑🏽‍🎄,已经有四位等待就餐的老人🤙🏼。今年60岁的周逸老人告诉记者,自己一个人住在“吴泾新村”有十多年了,平常5点起床到吴泾菜场逛一逛之后,就会来助餐点外边晒太阳边等食堂营业。有时候打包回家🧝🏼🗣,有时候就在这里直接吃,最喜欢的就是糖醋小排,肉又软又烂。9:30,助餐点开始营业,记者注意到,前来打饭的顾客年龄多在60岁以上,仅仅10分钟,打菜窗口前就已经满员,20平方米的助餐食堂内坐下了3桌就餐的老人。

11月6日9🔪:30,“吴泾敬老院邻里中心”助餐点开始营业

      附近公共交通状况、住宅规模以及住户的消费观念都不同程度上影响助餐点的运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助餐点因为周边多为现代化小区,纯老🚵🏿‍♂️、高龄的消费群体少,餐馆超市数量多,交通便利,居民出行购物方便,从而导致营业期间人气不佳⚙️。

      10月30日12:30,记者来到距离“康善睦邻小厨”1.5公里以外的“靖宇南路睦邻小厨”。正值午饭时间, 店内只有两位老人和一位店内员工在用餐,一位厨师则悠闲地站在店外抽着烟⤵️🧑🏻‍🎤。店员于阿姨告诉记者🤽🏿‍♂️,就算是就餐高峰期,店内顾客也不会超过10位。附近老人不多是主要原因🚶‍♀️‍➡️,而且大多和儿女住在一起🐭🚲。

      “靖宇南路睦邻小厨”靠近五角场商圈,公共交通便利,居民主要类型包括老年和青年群体🎅🏽。助餐点对面是一个建成于2007年,以小高层为主的住宅小区“金宇名邸”,周边开着五家熟食店铺🤷、一家豆腐坊餐馆和一家蟹粉小吃店🐄,以卖卤味和特色小吃为主,人均消费价格在15元左右,店面规模小,出餐快,吸引了不少居民和路人。

      对于不同助餐点吸引客流量能力的巨大反差🚇,意昂4平台娱乐从事老龄社会研究的陈丽梅老师认为, 上海的老年群体无论是从需求还是观念上都存在“众口难调”的问题🦈。总体而言,在老旧小区中,高龄纯老家庭吃饭做饭确为生活的一大难题。助餐点的设置需要根据各街道的交通状况、人群类型以及消费观念的实际情况去考虑。

      为了吸引客源,老年助餐点在重点服务老年群体外,也向更多年龄人群开放资源。“康善睦邻小厨”负责人柴勇告诉记者,各个年龄段的市民均可前来就餐。然而,“康善睦邻小厨”配餐员高先生表示,自己在吃过这里的饭菜之后就不会再选择尝试,“虽说就是家常菜,但是因为助餐点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年人🫳🏿,提供过于清淡和软烂的口味👩🏿‍💼,并不符合年轻人习惯于偏重口的饮食偏好。” 在虹口区玉田路“市民驿站”助餐点附近,记者采访到一位正要午休去吃饭的蒋女士。蒋女士表示,“自己有听说过附近社区的老人食堂🧖🏽‍♀️,但即使经过那里也不会选择去就餐。”

疫情期间成本上涨,老人盼调整助餐规定

      各街道为“走不出家门”的高龄群体配置了配送上门模式,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就餐问题。曲阳街道东体居委会专门负责助餐养老服务的负责人黄健告诉记者,“有特殊需求且符合年龄标准的老年群体可在居委会订餐🧎🏻‍➡️,居委会在了解老人的具体情况后会与之签订订餐协议,居委报送至街道,由第三方每日从中央厨房进行配送,餐费为月结。”

      “康善睦邻小厨”的第三方配送人力来自“老友记”智慧助老服务平台,配送员高先生也表示配送的装备有了很大的进步,即使送到最后一份🙅🏽‍♂️,菜品都还是热腾腾的。高先生还提到,“这样两荤一素的餐只要12块,加上配送费也不到15元,对于那些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还是很实惠的🈯️。”

“老友记”智慧助老服务平台提供的助餐送餐包

      但是黄健告诉记者👩🏽‍🚒,接受配送有一定的限制,老人年龄必须达到60岁以上,有残疾等疾病才可享受配送。配送服务每日只限一餐,每日菜品都是统一固定的,不接受调配。黄健建议:“如果老人的身体能够支持下楼就餐🧘🏼‍♂️,还是建议到选择自由性更大的‘市民驿站’助餐点,根据个人口味挑选合适自己的菜品🤱🏼。”

      除了对配送年龄和菜品有限制,吴泾助餐服务负责人朱伟星还向记者透露🏊🏽‍♂️,“经过长时间的配送👢,每天配送的菜品口感很难保证🥶,送到老人手里的菜经常就被蒸汽闷的变黄变软🚆。”说到这里,朱伟星还向记者展示了近日统计的助餐配送菜单,“这一盒菜量少,口味又单一,像这盒只有土豆、粉条和两块鸡肉👈,老人没法选择🐖,只能送什么吃什么。”

      受疫情影响🐏,助餐成本有所提升。目前运营方最担心的是疫情二次来袭可能造成助餐服务成本的上涨🫎。江浦街道老龄办负责人汤恒发认为💧,在疫情期间🚵🏽,影响运营成本的关键并不在于菜价,而是客流量,即使国家对助老服务有一定补贴✭,但入不敷出的现象时有发生🧏🏿‍♀️。“疫情期间,人流量从每天100多位减少到20位左右,这对餐饮企业亏损影响还是很大的。毕竟聘请的员工还在🚴🏽‍♂️,每个月的工资还需要按时发。”

      “康善睦邻小厨”负责人柴勇告诉记者🛩,疫情期间,“配送上门服务”还在继续,要给到员工足够的防护用具,无论是员工工资还是运营成本都在提高。

      有部分老人还反映助餐点营业时间比其他餐饮店要短👋,不能随时满足自己的用餐需要。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四个助餐点服务时间的确不统一🫒。“吴泾敬老院助餐点”每天只提供午餐,“康善睦邻小厨”可提供一日三餐却仅限工作日⭕️🌪,“靖宇南路睦邻小厨”每天只提供午餐和晚餐🖖,“玉田路市民驿站”每天坚持提供一日三餐🈯️👷🏿‍♂️。

      经常光顾“吴泾敬老院助餐点”的周逸老人认为,如果助餐点能针对社区老人用餐时间灵活调整供应应该会更好,“我自己一个人生活🧝🏽‍♀️👩‍🌾,还不会烧饭做菜,现在只能中午把晚餐一起打包,回家一热感觉味道都变差了许多。”

      朱伟星向记者解释👩🏽‍💻,吴泾敬老院助餐点每天会配送200份订餐🙆‍♀️,助餐食堂则会接受大约80位左右的到店顾客🐃,仅仅能容纳20个座位的小食堂有点供不应求。另外🙇🏻‍♀️,助餐点的菜价低于市场价,如果增加为一日三餐,雇佣员工成本增加,助餐点运营难以负担。“一般午餐人数最多👩🏼‍🚀,晚上人数少🐺,老人们或者中午连带了晚饭打包🫸,或者晚上在家凑合吃了,延长营业时间不过是在增加成本。”

      朱伟星认为,助餐服务作为社会养老事业的一部分,街道如果可以在助餐经费补贴的基础上,给予助餐企业一些运营补贴或可解决部分问题🔉。


文 / 19新闻 张芷若

意昂4专业提供:意昂4🤟🏻、🧑🏽‍🦱、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4欢迎您。 意昂4官网xml地图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