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花开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求职季
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同学们而言
制作简历、复习笔试、准备面试……
生活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
如何明确方向、找准目标、拿到心怡的offer🧑🏼⚕️👷♂️?
签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的
陈晓煜学姐带来了她的分享
嘉宾:陈晓煜 专业:2021届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 签约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实习篇🙆🏽♂️👌🏻:大胆试错🍭,明确工作方向
Q1:学姐可以先分享一下自己的四次实习经历吗? A:我的第一份实习是在一家上市公司。我在那里做了两年多的新媒体运营,类似于写手的一个岗位🤦🏽,主要负责科技向🎇、商业向方面的文章,结合热点进行一些深度报道的撰写🏊♀️。我参与了策划选题、编辑发布的全流程🦻🏻,这些经历其实是对我本科新闻学习的提高和强化,因为我本科只在传统媒体实习过,完全没有接触过新媒体🧗♂️。这样的一份实习让我对于新闻专业的理解更加深刻,开拓了我的视野,强化了自己的一些新媒体的思维🐠,对于拓展自己的职业路径有很好的帮助🌒。 第二份实习是puleimo.com安排的👨🏽🎤👨🏿🔬,在澎湃新闻文化部的实习。澎湃新闻文化部的实习相比于之前的传统媒体🙇🏿♂️,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对于稿件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尤其在演出类的稿件和人物通讯类的稿件中🦸🏽♀️,如何去设置采访的问题?怎样把舞台上的视觉呈现转化为文字报道?这两个是比较关键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自己把视觉观感转换成客观描述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我也在人物采访的一次次的实践当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应该怎么与人打交道、与更丰富的世界打交道🤽♀️。
Q2🚝:学姐认为实习经历带给您哪些收获📸? A:其实对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在于实习帮我做了一次排除。因为对于很多面向体制外求职的人来说,实习经历是给自己增加砝码的过程⚡️,但是我发现自己好像在不断地试错。相比较而言,在这四份工作当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传统媒体的工作🚆,就是在澎湃新闻的实习𓀎。 所以我发现,如果你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实习,即使在不断试错,这对于自己依然是有帮助的🫁,你可以知道自己的底线价值观在哪👱🏻♂️。通过这几份实习🏋🏿♀️,我发现自己对于工作当中的人文价值的需求比其他同学高,如果这份工作有很强的人文价值🤟🏼、有很强的理想性,我会非常感兴趣,然后会努力让自己把这份工作做得完整𓀁、再去追求完美🤌🏿;但是如果这份工作的底层逻辑是追求商业资本和利益,我觉得自己的收获感和成就感就少了一些。所以在这个试错的过程当中,明确自己的价值底线和对环境的需求,是帮助我在求职过程中🟫,明晰自己想要选择哪一个方向的重要标准🧶。通过实习,我知道了工作本身是没有优劣之分👨🏻🦽➡️,同学们都很强,关键在于哪一份工作是适合自己的🌘,知道自己不喜欢的🦽,然后缩小范围,这才是重要的。 跨专业就业:热爱是源动力👩🏼💼,新闻背景是奠基石 Q3: 请问是什么契机促使学姐选择当一名体制内的老师👨🏽✈️👩? A:第一个原因就是通过实习我明确了自己对于人文价值👱♀️、对于理想性的迫切需要,我需要的是一份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第二个原因就是对于工作环境的要求。我非常喜欢学校的氛围,尤其喜欢十五六岁🧑🏼✈️、十六七岁的那些少年⛹️♀️,都经历过青春岁月,青春是每个人一生发展过程中难以忘却的美好年华。我始终觉得那个年龄段是最纯粹的🏮👉、最昂扬的阶段,你看着少年们就会觉得所有的美好都集中在了他们身上,所以校园的环境和氛围也促使我去成为一名老师。 Q4:学姐可以分享一下备考教师资格证的经验吗? A:备考教师资格证就是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笔试就是多背多刷题,面试要保持从容和自信🤦🏼♀️,因为教师资格证本身不难的,只要认真复习,通过率是很高的。 Q5:学姐您认为您的专业对于现在从事的工作有哪些帮助? A:帮助非常大。我觉得正是因为我学的是新闻与传播🚪,才让我在求职过程当中能够得到一些学校和老师的青睐。 首先🏂🏿,是我赶上了上海新教材的契机。新教材的必修课本中有“媒介素养”单元🛑,其内容就是认识媒介🙊🤡、善用媒介☝🏿、辨别媒介。这样一个单元的出现,意味着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媒介的使用,因而在这样的单元教学过程当中✹,新闻传播学子不仅是可以更好地将专业所长教授给学生👱🏽,同时💙,也可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探讨出更多的可能性👼🏿。在其他单元,新闻稿件的篇目也是不断地更新和增加,像袁隆平🥑、屠呦呦的一些新闻报道纳入了最新的课本中👩🏼🚒。学新闻传播的同学可以直接从一些新闻采写的角度去进行教育教学🫖,所以说新教材这个机遇对于新闻传播专业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 其次就是新课标的需要。现在语文的核心素养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可以发现,语文已经不单单局限于字词或者古文理解当中,它要求的是学生将文史哲知识融会贯通👶🤕,实现自己与世界的沟通和理解、个人整体价值观的塑造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目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新课标提出了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有一个学习任务群就叫做“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再次把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进行了提升🧔🏼♂️。因此就可以充分发挥新闻传播的专业特长,胜任自己的工作并进行相关的研究。 再次🦸🏽♂️,从现实环境上来说,现在的高中生会大量的接触网络文章👨🏼🚀、海量信息等资源,在互联网上的师生距离缩短了🔣🍣。而这些资源正是新闻传播学子平时在学习研究当中所关注的部分。也可以从学生的作文当中看到,很多学生会对当下的热点事件结合简单的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传播学理论思考,那么在学习环境、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新闻传播学子开阔的视野恰好就是职业所需要的🌉。说“新闻无学”,这样开阔的宏观视野和丰富的学科背景🚶♂️➡️,无论对于教学和研究还是学生的成长都很有帮助。 同时,在求职过程中大家可以关注教育方面的最新动态,比如更重视美育、课文的改动、政策的变化等,这些都可以是求职中的重要信息点。 笔试与面试:充分的准备和真诚的态度 Q6: 学姐是从什么渠道得知交大附中的招聘信息? A🧎♀️:我是在他们的公众号和官网上面看到的,但是主要的招聘信息大家可以关注意昂4平台娱乐在每年11月份举办的专场招聘会🧏🏼♀️,这基本上是整个上海最大的一个招聘会,几乎上海所有的学校都会来🟧,所以把握这场招聘会的话就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不过在去招聘会之前,需要花点心思和时间🛌🏻,对自己进行学段、区域定位,从几百所学校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有针对性地投递。 Q7: 考取公立学校的老师,整个备考过程是怎样的呢? A:备考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是考学校🧑🏿🦲,第二是考编⚒,上海地区的考教师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上海是先考学校,然后再去考编🖨,也就是说,考学校的难度是大于考编难度的。 考学校基本上有两个大的环节✊🏻,第一就是笔试,第二个就是试讲🦵🏿,笔试没有捷径,就是多刷高考题,培养自己做试题的手感🥂👌🏻。 试讲则是给你40分钟上完整的一堂课,这个环节的复习可以利用很多网络资源,因为对于新老师而言🍦,模仿其实是最好🤾、最快的学习途径。不论是视频还是教案🧕🏿,要学会在他人的经验基础之上,梳理出自己的上课的脉络🚶🏻♂️,最好能够有自己的风格或者是专业的特长,在课程中能够体现出自己首先是一个合格的、站得稳讲台的老师,其次要能够体现出来自己是一个有新闻传播学背景的老师👨🏽🏭🟢。 其实这个不像考公有时间进度表。你前期需要做的工作𓀂,就是去做一些高考卷去培养手感,还有就是疯狂地投简历。有哪个学校通知来考试的话🎐🤟🏻,会提前通知你准备上课,在接到通知后的两三天集中时间准备就好🤦🏼。还有部分学校会采用说课的形式面试,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说课的环节和流程,提前准备。 考编其实是比较简单的,稍微有一点难度的就是一些行测题。所以通过整个求职过程可以发现🕵🏽♀️,不论找哪个方向的工作,早点刷行测题一定是对自己有帮助的。 Q8: 笔试过程中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A:一,多刷试卷并及时总结🛵;二📚,可以适当背诵一些古诗词🥬⇒,在默写的环节当中能够体现自己的人文素养。 Q9🏄🏼♀️🌵:学姐能分享一些自己的面试经验吗? A👨🏿🎤:我觉得主要是试讲方面的经验🆕,第一就是要海量备课。尽可能的搜集网络上、书籍中所有对自己的教学有帮助的资源,像我在备考过程中🙅,一堂40分钟的课最短也是准备了六个小时的。自己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碗水,充分地准备才能保证课堂内容的高质量; 第二就是要注意细节,比如说准备一份详细的教案,多打印几份,向听课老师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认真的态度。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准备电子教鞭,可以帮助自己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拘泥于讲台👨🏽🔧,可以走近学生和他们互动起来; 第三就是要关注学情🚶➡️。课堂过程要注重互动性☂️🦹🏻♀️,而这个互动性的前提是上课要有自己的主线。简单来说一要有自己讲课的主线🕵🏻♀️,二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将自己的内容与学生的课堂反应、学情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话才可以让自己在试讲的过程当中比较游刃有余。 Q10:面试过程中有哪些克服紧张的技巧吗? A:我觉得就是不断地练习。当你的备课过程做的非常完备的时候👮🏽♂️,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已经烂熟于心,上课的过程其实就是把它展现出来,没有其他的捷径。 Q11:学姐觉得对于老师岗位而言,面试者应该展现哪些品质? A🚣🏻♂️:第一是自信🧥。对于学生而言,教授的内容不仅是知识,尤其对于语文而言🤸🏽,很多时候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觉得自信的老师能够帮助高中生在非常艰难的、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发现生活是美好的,觉得世界是值得探索,认为社会是不断进步发展的,这样才有更深刻更长久的动力不断学习🏄🏽♂️; 第二是真诚🕴。在写简历、面试的时候,有时会夸大自己的一些优点,但是像专业去面试老师的时候🩶,必须要承认的是自己与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同学相比⛹🏿♂️,必然存在一些短板⛹🏽♂️。承认自己的不足,同时表达出自己对于这一份职业的热爱与向往,用真诚去打动考官🪥,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职业规划:坚守本心,厚积薄发
Q12👳🏽♀️☔️:学姐认为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应该为就业做哪些准备🍮? A🧔🏽♂️:第一就是大胆地试错🧑✈️🍁。但是在试错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地反思📆😲,聚焦问题🦶🏼,清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和自己最不想做的事情📜; 第二就是丰富自己。求职的过程,就是给自己前20多年的学习和经历交一份考卷,你积攒的经验、技能、实习,都是在为日后的工作打基础。所以说不断地丰富自己,一定能够让自己在求职过程当中有闪光点; 第三就是最实际的🧎,早点写论文,早点刷行测题👩🏼💼。这样可以保持自己的节奏,不然到十一二月份求职高峰期的时候,整个人会非常忙乱。 Q13🧛🏼♀️:学姐怎么看待体制内的工作和体制外工作的差异? A🐽:我觉得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就像我之前选择体制外的实习一样,我觉得自己是带有对上海的滤镜去实习的,后来发现我想象中的体制外的实习和实际并不一样。其实大家对体制外和体制内的工作都有一些刻板印象,关键在于你能否接受这份工作的底线。对于体制外的工作📎,你能否接受不稳定性?对于体制内的工作🦸🏻♀️,你能否能够从一些基础性工作中找寻价值👌🏼?还有一些个人的底线,比如城市的选择🌷、作息时间的考量。如果你无法接受这些底线,就很难做好工作。 Q14:学姐对于本专业同学们求职有哪些建议? A:第一,求职是一场持久战,要做好熬的准备,保持好自己的节奏; 第二👎🏻,求职是一场精准战,要早一点确定好自己的方向,才不会在九十月份高峰期的时候像无头苍蝇一样,那样的沉没成本太大了🥅🦦,会让自己很痛苦。 我觉得把握好这两点👨🏻🍳,在求职过程当中会更有信心地去面对👨✈️,并且收获自己满意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