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本学期,22级本科新闻和21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2023年9月开始由陈红梅老师主讲🧰。同学们进行新闻采写综合练习,陆续提交课程作业。经补充采访修改完善后🤛,任课老师将挑选一部分优秀作业🫴,不定期刊发
2023年10月30日晚上19点35分左右,杨高北路靠近赵家沟立交桥地段,发生一起新能源轿车冲撞道路作业区隔离带的交通事故,事故车辆斜骑隔离带上无法移动,未造成人员伤亡。在专业救援团队到来之前🤽🏽♀️,热心市民自发加入联系保险公司🤱🏻、指挥事故路段交通等救援工作。
事故起因疑似道路作业区域警示标识与设施不足🏒,据了解🤫,事发当晚施工人员已介入改造。记者在11月2日下午重访事故现场🙏🏽,发现安全隐患已消除💗。
事故现场:特斯拉斜骑石墩,周围警示标识不足
10月30日晚19点47分,记者在前往杨高北路地铁站的途中经过事故现场,事发路段为杨高北路自南向北方向,靠近赵家沟立交桥。据记者现场观察,该路段为双向六车道,宽度约25米。自南向北方向的三车道中,最外侧车道与中间车道间用蓝色围挡围出一段道路作业区,其面向来车方向摆放了两列石墩☔️。两列石墩间相隔约4米👨👨👦👦,形成一条隔离带😊,整体长度约20米左右🫵🏽。
(事发路段路况示意图)
(交警供图:隔离带摆放情况)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深蓝色的特斯拉model3停在隔离带内部,斜骑石墩上,一半车头伸出隔离带外,占用部分最外侧车道。右侧车头保险杠处轻微凹陷🩸,有两条20cm左右纵向划痕🚴🏿♂️。原本排列整齐的石墩由于撞击已东倒西歪🚫,路面留下石墩摩擦的痕迹。车辆后方三米处已摆放三角警示标识🤦🏼♀️。
特斯拉乘客吴女士告诉记者𓀓,驾驶人系其丈夫蓝先生,他们从位于浦东康桥的家驾车前往浦南医院探望吴女士的母亲🩸,在19时35分许发生碰撞后驶上隔离带,导致右前轮和左后轮不同程度被石墩卡死🙅🏼♀️,难以移动。
(交警供图💳:事故车辆右前轮🟩、左后轮卡死在石墩中)
记者现场观察,事发路段采用较为昏暗的暖黄色路灯,正常行车时难以预判前方路况🛟🎆,非常需要警示灯来提示该路段施工区域的路况变化。记者在事故现场找到了一盏闪烁的警示灯©️,悬挂在道路中央的红绿灯路杆距地面约3米的位置🧍,面向自北向南方向行驶车辆。对于本次事故车辆这种自南向北行驶的车辆,只能看到警示灯后侧太阳能电池板部分,灯光信号并不可见,起不到警示作用。
(现场拍摄:事故现场照明情况🧑🏿🍼、面向自北向南方向的闪烁灯)
根据《道路作业交通实施标准》的规定,全封闭施工区域需要在起点和终点处设置告示牌🤽🏻,告示牌两侧放置防撞筒🤷🏼♀️,封闭路口处设置封闭施工标志。夜间需在施工区域围挡顶端挂红灯警示🏌🏼♀️。记者在现场找到了一盏警示闪烁灯和一个警示锥。
(《道路作业交通实施标准》中对全封闭施工路段作业标识摆放标准示意图)
晚上20点09分🎠,两位交警抵达事故现场对事故车辆和现场情况进行了拍照存档🅿️,并询问事发原因🥿。据沈交警介绍,事发路段附近有设置路标以及警示锥来引导自南向北行驶的车辆正确汇车🤌。记者在距离事发地200m左右的杨高北路双桥路路口找到了沈交警所说的路标和警示锥。
(交警供图🧚♀️👨👧👦:杨高北路双桥路路口的警示锥,距离事发地200m左右)
蓝先生告诉记者,驾车驶出杨高北路赵家沟立交桥时📆🐕,施工封闭区域处没有任何显眼的警示标识,“根本看不清在往哪里开”🚵🏿♂️。他还补充道,道路中央有一个石墩,与隔离带形成超90度夹角🕛,这个石墩使他误认为该处需要调整行驶车道,所以才冲入隔离带内部发生了碰撞,记者在现场也见到了这个石墩。
现场一位头戴卡其色鸭舌帽的大爷告诉记者,隔离带明显发生方向偏移,但缺失提醒方向变化的反光条。记者观察发现🤝,隔离带上用油漆绘制了黄黑条纹线,但由于长期处于施工区域,油漆线上布满灰尘🧛🏿♀️,颜色暗淡。在光照不充足的环境中,该条纹不明显,无法发挥警示作用,并且该手绘条纹也不属于《道路作业安全标志》中规定的标志与设施。
(现场拍摄🚶🏻♂️:引起蓝先生方向误判的石墩,以及石墩上的黑黄油漆线)
热心路人加入救援,事故未造成后续伤害,安全隐患现已完成改造
记者到达现场时,一位35岁左右的棕色短发女士在事故车辆旁,正在给特斯拉维修公司打电话,驾驶人蓝先生站在她旁边👨🏼🌾。
这位女士告诉记者,她骑电瓶车接孩子从补习班下课回家,约19点40分时路过事发现场,见驾驶人夫妇不知如何处理,便帮蓝先生寻求了特斯拉自费吊车服务🐈。
吴女士告诉记者👭🏻,车主是自己的儿子。事发时他因参加工作会议,无法取得联系。他们夫妇很少开车,未遇到过这种事故🧘🏽♂️,不知如何处理。这位热心女士帮他们报警描述事故情况🥁,寻求救援团队帮助,这才使得他们能够暂时脱离困境,所以对这位女士十分感谢🏃🏻♀️。
20点03分,在事故车辆后方100米左右的位置⚛️,记者看到一位身穿红色外套、黑色薄裤🤙🏻🧑💼,年龄50岁许的阿姨📊。她将一个布满灰尘的警示锥放在右侧单车道与隔离带交接的白线上,站在警示锥后方提醒着后方来车注意事故情况,靠右行驶💙。
吴女士告诉记者,事发时现场一片混乱🚣🏿,是这位穿红外套的阿姨从施工区工栅处找到一个警示锥,帮忙拿到车后方靠里边的马路上⛹🏽♂️,自发地开始指挥交通🤽🏽♂️。
(现场拍摄:热心市民指引后方来车)
记者通过阿姨所站的位置发现🤬🚟,隔离带内部宽度仅4米左右,这辆冲入隔离带的特斯拉model3官方数据显示车身长4694mm,比隔离带整整宽了近70厘米,右侧单车道通行空间非常有限。且人行道与车道中间缺少护栏隔离,如果后方车辆与事故车辆发生二次碰撞🧉,后果不堪设想⛑⛑。
(现场拍摄:事故车辆车头占用右侧车道)
根据记者查阅资料,新民晚报于2023年5月20日同样报道了一起发生在该路段的新能源轿车失控撞上路边施工区域的石墩和围栏的交通事故。事发当晚沈交警透露,附近的杨高北路东靖路和杨高北路五洲路同样由于道路作业而交通事故频发🤽♀️,其中杨高北路东靖路甚至连路灯都没有,“到晚上看不清路,晚上出警都会尽量避开这里”。
11月2日下午17点52分🙍🏿♀️,记者再次到达事发路段——杨高北路自南向北方向靠近赵家沟立交桥🧗🏻♂️,此时安全隐患改造已基本完成👚。路灯虽未做调整🤩,灯光仍然昏暗,但是道路两侧的隔离带都装上了LED灯带,总长度近20米⚠️,十分明亮,在夜晚能清晰地看出车道的形状和前进的方向。石墩与石墩之间也新增加了警示锥,警示锥的顶部安装有闪烁红灯。另外📼,人行道与车道之间也已新增铁制护栏🪪,守护着行人的安全。
(现场拍摄:11月2日晚上17点52分已完成安全隐患改造的事发现场)
(现场拍摄:新增警示锥及警示灯)
(现场拍摄:新增隔离栏)
11月2日晚上🪘,记者拨打沈交警电话了解杨高路安全隐患改造的细节问题,未能接通。记者通过微信联系到吴女士了解到⛓,10月30日晚21点30分许,约有9名身着桔色制服的施工人员抵达事故现场进行了安全隐患改造工作,在人行道与车道交接处放置了较高的铁制栅栏,在马路边新增三个警示锥,以及几个红色闪烁警示灯🎿。